学术活动
物院论坛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学术论坛(第六十三讲)Long-range electron coherence in Kagome metals
浏览次数:
主讲人: Philip J.W. Moll(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教授)
地点: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思源多功能厅(西301)
时间: 2025年7月28日(星期一)10:30—11:30
主持 联系人: 贾爽(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教授)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学术论坛(第六十三讲)

Long-range electron coherence in Kagome metals

笼目金属中的长程电子相干性


笼目晶格结构的材料因其易形成强关联耦合相而引发广泛关注。其中,中心对称的层状笼目金属(K,Rb,Cs)V3Sb5成为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焦点。该材料体系在约 100 K 出现电荷密度波(CDW)相变,随后在约3 K 进入超导态。除此之外,该材料中还存在另一种电子序,人们尚未理解其微观机制。热霍尔效应、缪子自旋技术(μSR)、核磁共振(NMR)、磁扭矩和克尔旋光等一系列实验发现该材料在30 - 40 K 附近出现反常行为。该低温反常态具有手性、向列性和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流体的特征,这些性质是目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与争论的焦点。本报告会给出最新的实验结果,首次揭示该材料除超导态外存在另一种巡游长程相干态。这一结论基于介观尺度下的相干振荡的实验结果,其振荡周期与磁通量子相对应,类似于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Aharonov-Bohm effect)。

这一发现揭示了一种必须引入多体物理机制才能解释的磁导振荡现象,由此催生了一种新量子态的假设——即存在一种新奇的、对电荷输运有贡献的长程相干的集体态。这种特性迄今仅在超导现象中被观测到。该集体态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不同量子过程之间存在非连续且全局性的相变。揭示这一未知量子态的微观机制已成为当前凝聚态物理领域研究的热点。


报告人简介:

Philip J.W. Moll教授于2016 年加入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物理研究所,担任微结构量子物质物理研究组组长;2018 年起,任职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材料学院,担任量子材料实验室主任;2021 年起,担任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所长。

Philip J.W. Moll教授在量子材料领域具有卓越贡献,尤其是创造性地利用聚焦离子束对量子材料进行微纳加工,在低温强磁场条件下探测其电子响应,从而阐明其三维电子输运性质。

Philip J.W. Moll教授曾获得多项重要奖项和荣誉,包括于2014 年获瑞士物理学会 ABB 奖(ABB Prize);于2017 年获欧洲研究委员会启动基金(ERC Starting Grant);于2018 年获尼古拉斯·库尔蒂科学奖(Nicholas Kurti Science Prize);于2018年获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教授基金(Professorial Fellowship);于 2020 年入选世界经济论坛青年科学家(World Economic Forum Young Scientist);于2024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现场参会报名方式:请于7月27日12:00前提交报名信息

线上参会方式:扫描以下二维码观看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学术论坛创办于2020年9月,邀请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学者就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热点问题等做学术演讲,旨在推进高质量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开拓新兴特色方向研究,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优秀青年人才。

主办单位: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

联系人:

孙嘉琪 jqsun@pku.edu.cn